第一百八十三章 布局倭国-《我对大清忠不可言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董福祥投降后,大股的饥民武装就剩下髙万镒和张贵了。邵全忠要集中精力解决金积堡,没空管练匪,董福祥愿意把他们清理掉正好。

    董福祥并没马上走,随大军修整一日。第二天,延安府李双良率一万援兵至。

    李双良是被董福祥调回来,本来准备共抗淮军的。他是董福祥的忠实部下,当即听令一起归降淮军。

    董福祥原来有两万兵,被淮军揍了后,去掉被打死打伤的,能战斗的大约还有一万五,汇合了李双良一万人后,变成了两万五。

    邵全忠命人将武器发还给他们,董福祥信心满满,带着手下走了。

    “雨亭,你这么把董福祥放走了,他万一不回来怎么办?”

    “嘿嘿,他要是不回来,说明不是真心投降,现在留下反而是个隐患,下次直接突突了。不过我掐指一算,他能回来。”

    额,邵全忠的掐指一算基本次次灵,比算卦的灵多了。全世界掐指一算真灵的,大概就这么一个。

    青鸿道长表示不服……

    随着对董福祥的招抚,李双良跟着归降,陕北联动平定了,陕西全境光复。

    现在邵全忠手下最忙的是乐森。董福祥受招安,他手下聚众三十万,剩下二十多万饥民都要解散,遣送回乡。

    这些人分布在环县镇靖堡和陕西的延安府、鄜州,不是撵家去就行的,要先振济,然后派教官建立保险队,立圩子,恢复乡村秩序……

    乐秀才正忙得四脚朝天,更忙的事来了。

    “报告,吴子义送来了三个营的歩军、五百补充士兵和一万条快枪,同时押运着这一批的粮草。”

    额,淮军已经满额四万,这回送的快枪比人多。

    乐森又忙着分配快枪,多出的五千杆前装枪,让押运的粮草新兵带回去改造。

    实际上吴子义要负责把士兵征招到八万,现在还有四万留在凤阳集中训练。

    后勤运粮速度没那么快,支撑不了八万士兵赴陕甘作战。需要在陕西、甘肃囤积一段时间粮草才能组织起八万的远征军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