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邵全忠西征已经整整一年,攻打金积堡已经八个多月。 本来金积堡里,存着超过一年的粮草。可是随着马桂源、马占鳌援兵和陕匪的到来,粮草加速消耗,如今已经不多了。 重炮加强团花了邵全忠二百万两白银,但成功击破了金积堡周边的环形堡垒群,值。 可是面对金积堡坚固到变态的十米厚城墙,八英寸炮口的攻城重炮不够看了。 一百八十磅的实心铁球砸在这种天下坚城的城墙上,效果甚微。慢慢砸的话,即使守城士兵不修补,也得几个月时间砸烂。 有没有能破超级坚城的巨炮呢?当然有,愿意花钱现在就能在欧洲订购。 问题是,那种级别的巨炮,造的时间很长,要运过来,丹水的水路是不好使的,行不了那么大的船。 必须有从上海滩直达金积堡的铁路才行。 修铁路不提投资,时间是以年为单位的,还不如用现在的炮慢慢砸,事实上围困到城堡内粮草消耗光用时更短。 一个月前,淮军对金积堡实现了战壕合围后,邵全忠就不着急了。 大军现在只是消耗粮草和弹药。粮草是朝廷征集的不花钱,抵的是朝廷的税收。花钱最多的抚恤不需要了,对淮军来说,攻城成本一下子就降低了。 金积堡周围,依托秦汉二渠的地形,挖掘了护城河,就算没有护城河,黄河边过高的地下水位也让挖地道爆破无法实施。 十三米高的城墙,也让传统的填护城河,搭云梯、造攻城车作战变得极为困难,更别说传统战法死人太多。 所以淮军放弃了其他想法,一门心思围困,等着城内粮草断绝。 “轰!轰!” 重炮团还在持续地不紧不慢轰击,主要目的其实是给城内守军持续的震慑力,打击他们的士气。 这炮从订货到在战场上打响,可是费老鼻子劲了。蒸汽拖拉机不出,都到不了战场。 所以前面的牺牲也是没办法,不能等着蒸汽拖拉机出再开始打仗吧?出兵的时候,谁知道拖拉机什么时候能出啊。 这种八英寸炮口的重炮,当初运来的时候,是每门炮拆成六件送过来的。 组装的时候,要用一个装着泥土的铁箱,把沉重的炮枢埋起来固定住,再把炮架安装到炮枢上,最后装上炮管。 装好了打一炮,后坐力会让大炮后退好几米,要用几十匹马拉着复位,相当麻烦。 光炮弹就一百多斤,三四个壮汉喊着号子装弹,那也是相当累的力气活。 除了原来的三门二十四磅榴弹炮,四门三十二磅榴弹炮、十二门臼炮外,攻城重炮团共有二十二门一百八十磅攻城炮。 包括新买的二十门十个连,和原来买的两门,因为太重没带来的,一共十一个连。 没错,一个炮兵连二百多人,只伺候两门炮。包括五名军官、一百九十九名士兵,一百二十匹骑乘马,一百二十二匹挽马。 还要配一辆蒸汽拖拉机,行军的时候拉着大炮和几个基数的弹药。 在铁路网密集的欧洲,这种炮才能大显身手,在我大清,就要费好几倍的劲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