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零二章 天眷华夏-《我对大清忠不可言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砂拉越王国只不过是一个英国商人建的小国家,连大英帝国的国土都不是,只是被英国承认罢了。

    砂拉越被兰芳吞并,整个婆罗洲反而成了英国的势力范围,还有比这便宜的事情么?

    至于贡榜,为什么英国打下南半部就不打了?赔本打不动了啊。

    你知道在热带雨林里跟倏忽往来的土著打仗是多么糟心的事情么?

    现在邵全忠一句话,以贡榜宗主国的身份,把整个贡榜的商业利益就送给英国了,我还在贡榜损兵折将折腾什么啊?

    当时首相都没请示女王,直接就同意,英国从贡榜退兵,把占领的南半部还给贡榜。

    我们是捞钱去了,要那块雨林里不断射出暗箭的破地有嘛用啊?我们自己的地都多得管不过来往出便宜卖呢。

    现在清国保证英国商人的投资安全,我留军队在哪里浪费钱和帝国士兵的宝贵生命是不是傻?

    这就是双方观念的问题了,英国人不缺地,土地过剩了,就要钱。邵全忠这边,看中的是主权完整。

    东南亚和西亚那些穷地方,以清国现在的经济实力,哪有钱开发啊。让英国人折腾去,你要赚钱,就得修路、铺电报线、培训产业工人,修建基础设施。

    钱你是拿去了,地盘也发展进步了不是?邵全忠知道未来的走势,大英帝国终究会崩溃的,英国人以为投资了可以万年享受经济利益,跟秦始皇当始皇帝的想法是一样不靠谱的。

    要是不知道未来,邵全忠这就是卖国。当然经济换主权吧,是不是卖国就有争议了。

    赤道几内亚过于遥远,现在基本没有汉人,占是占不住的。

    送给英国人换取砂拉越和贡榜这种能占住的地盘,邵全忠觉得赚了,英国觉得大赚,挺对不住邵全忠的。

    所以女王才法外施恩,打擦边球,把邵全忠这个忠实小弟干脆拉进了王族。你们这些王子公主,谁对英国作出过这么大的贡献对吧?

    我嫁一个孙女出去,邵全忠变成了自己家里人,以后支持他夺取清国的统治权,那清国不就是大英帝国的铁杆附庸了么?

    有这么个自己贴上来的好打手,遏制法国的挑战,让大英帝国统治世界的江山万万年,绝对是英明决策。

    二十分钟后,邵全忠佩戴着嘉德勋章,跟众王族走出圣乔治教堂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