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三十三章 邵大帅怂了-《我对大清忠不可言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淮军歌舞团开始了对安徽新军的慰问演出,邵全忠则视察了邵恒忠对安徽新军的训练。

    安徽新军定位是防护后方补给线,作战训练分成两部分。

    一个旅是传统的壕堑防守战,另一个旅则以连为单位进行“后方治安肃清”作战。

    壕堑战应对的是大股敌军,治安战则要对付神出鬼没的民兵,因此,安徽新军的步兵进行了混合装备。

    一个十二人的班,配三杆栓动步枪,四杆霰弹枪,一挺四人操作的加特林机枪,班长配手枪,兼操作掷弹器。

    原来士兵放下步枪操作掷弹器的复杂操作被取消,士兵们每人配十二枚手雷,扔就是了。

    这个火力配置远近兼顾,野战巷战皆可,而且丧心病狂地将机枪配到了班组,这就是加特林机枪自产后的豪阔行为。

    十一月十五,邵全忠回到海陵,回到家乡视察周盛传训练的重炮旅

    这个,原来的阿姆斯特朗重炮全被运到顺化去了,周盛传的重炮旅换装克虏伯后膛150毫米攻城炮。

    原来的阿姆斯特朗攻城重炮口径是210毫米的,看上去威力下降了是吧?

    但是这玩意用了克虏伯秘方大块坩埚炼钢法炼出的高品质炮钢,结果就是,一分钟能开六炮,熟练炮手能开十炮。

    对手法国人的前膛炮一分钟几炮呢?最熟练的炮手每分钟两炮。

    理论火力是敌人的五倍。而且啊,淮军的炮弹逆天地装了TNT,这威力要比210毫米炮的铁球大多了,跟敌军的火力对比更是没法计算了。

    更更更欺负人的是,克虏伯重炮的效射程是3500米,法国前膛炮的射程没有超过2500米的,所以炮战法国人只能干挨打。

    这不是邵全忠的能耐,纯粹是普鲁士人的能耐,普法战争,法国人根本就是输在炮上,克虏伯就此一战成名。

    邵全忠的能耐是,重炮旅实现了全机械化,运输和给重炮复位的大量马匹,换成了蒸汽拖拉机。

    这大大节约了人手,于是,一个加强旅七千多人的炮兵,装备了一百门150毫米重炮……

    周盛传这里,全部是重炮,普鲁士六磅轻型野战炮,都配备到各新军的炮兵营里去了。

    …………

    淮军歌舞团开始了对重炮旅的慰问演出,苹儿这个少将团长却没有跟在邵全忠身后,她终于怀孕了。

    邵全忠在海陵老家住着文秀、胡六娘、苹儿、玛丽亚、伊莎贝尔五个老婆,咳咳,四个怀孕中,前面仨预产期都是明年农历四月。

    邵全忠身后,就剩下伊莎贝尔一个当秘书了。

    十二月二十,自己手下目前的四支正规军都巡视了一遍,邵全忠留在了海陵过年。

    歌舞团并没有解散,而是给海陵父老开了一个月零四天的新年专场。

    同治九年二月初一,歌舞团转战上海滩,开始了上海滩巡演。

    邵全忠赖在海陵,每天陪四个孕妇散步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