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怪不得邵全忠一路磨蹭呢。原来慢慢走,等小皇帝反应过来认怂是次要的,等助威的各路邵系亲信赶到也是次要的,等身在伦敦的容慧赶到才是主要原因。 伦敦到华夏海路,走好望角的话三万公里,传统帆船要走一年,飞剪船也要九十多天。 如今有了苏伊士运河,减少了一万公里的距离,可还有两万公里,即使租飞剪船,按理说也得走俩月,这是普通人眼里的极限速度。 但邵全忠是谁?是普通人么?能耐烦等那么久么? 老百姓眼里的天堑,在权势者眼里就不是事儿。 邵全忠直接以温莎皇族成员身份,跟英国皇家海军借了“无常号”轻型巡洋舰。 皇家海军造船总监爱德华.里德爵士设计,1869年完工,5782吨,造价21.3万英镑,折合白银68万两。 最快速度16.2节,巡航速度13.5节,每小时25公里,一天航行五百公里轻轻松松,就这还是不玩命的正常巡航速度。 普通人谁能没事坐这玩意啊。所以普通人概念里,容慧现在到黄陵就是不可能的。 拿世界第一强国最先进的巡洋舰当旅行工具,也就邵全忠的正牌老婆有这个面子。 因此容慧仅仅用了四十多天,就从伦敦赶到黄帝陵,还不需要经历飞剪船颠簸风浪之苦——这已经基本是这个时代的极限速度了。 让容慧赶过来是玛丽亚安排的。包括这顶轿子,都是现在在乔园做主的唯一留守福晋玛丽亚的手笔,苹儿跟在邵全忠身边,反而不知道。 邵全忠和容慧执手相握,“慧儿,我做到了。如今我华夏正在全面工业化,工业产能已经进入了世界前五,追上了法兰西,当年答应你的事情,终于实现了。” 容慧满脸笑意,“实际上不止呢。” 邵全忠报的是总量,但要算工业品数量,华夏已经跟美国几乎并列第一,德国第三,法国第四,英国排第五。 但英国的工业品都是高技术、高附加值产品。大英帝国纵横世界的舰队就是大头,加上天竺、加拿大西部、澳大利亚、新西兰、香港乃至南非等诸多海外领土的产量,总量依然遥遥领先。 美国产品的技术含量也很高,所以同等数量是华夏价值的两倍还多。 华夏呢,除了军火造船和意外崛起的电信行业,剩下的都在产业链低端。 先进的军工行业,用的机床也是从美英法德进口的,华夏自产的机床精度还不够,只堪民用。 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,总之华夏虽然高技术领域忝居五强末座,总算进入了五强,数量上已经领先了,这已经大大超过了容闳父女当初对邵全忠的期望。 容慧褪掉了吉服,里面穿的还是邵全忠设计的学生装,当然已经找高手裁缝换过好几茬了。 容慧当过海陵大学的校长,辞职了海陵大学还给她保留着这个位置。 现在国内各大学的女生,都已经有样学样穿上了容慧式学生装,这身装束已经不那么突出了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