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百三十四章 满清称藩-《我对大清忠不可言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小皇帝下诏,宣布清廷退出中原,即日起,移驾扶桑。

    三百万旗人听令,在淮军和新军的共同监视下,通过大沽口,搭乘运输船,前往扶桑和北美。

    满清高官和高级贵族肯定是愿意走的,留下没有好果子吃啊,普通旗人也很踊跃。

    铁杆庄稼其实并不好吃,好多普通旗人都很落魄。到了南扶桑的话,可就有一千二百多万奴才可以驱使了,一家可以分二十多个奴才伺候好不好?

    如果愿意去北美,那就有广阔的领地可以分封,都成大地主了。

    这边开始三百万人的大移民,要走很久。

    李鸿章上任清国的行政一把手,第一件事,就是请求大夏上国,保证清国的安全,帮清国消灭扶桑北部的太平军政权。

    不用他提邵全忠也得解决这件事,儿子在大阪得保证安全啊。一个电话过去,大夏帝国就招安了太平军。

    德川庆喜向大夏称臣,北倭国成为大夏藩国,与清国以琵琶湖安土城双方实际控制线为界,实现停火。

    德川庆喜成为大夏封的征夷大将军后,立刻上表,请上国派移民过来,解决北倭国男女严重不平衡问题,北倭国有二百五十万适龄女子找不到丈夫……

    其实清廷占的南倭面临同样问题,那就不管了,旗人们自己解决,八旗贵族老爷们多受受累。

    倭国的民族大融合那不是一天两天能解决的事。西园谈判停了十天,京城旗人第一批去南倭国的刚走,淮军和新军的谈判继续。

    重新坐回谈判桌的就都是汉人了,邵全忠这边,只剩下了张之洞、容闳、邵全忠列席。

    这回张斯文笑眯眯开口,“你们要求的驱除鞑虏,恢复中华,现在已经实现了,该我们提要求了。”

    “我们要求,为了安定国家,大夏需要平均地权,取得牢固的民意基础。实现工业的国有化,集中力量实现全面工业化,赶超英国。”

    “这万万不可。”

    李占椿想都没想就反对。

    “怎么不可啊?历史上哪一朝最后完蛋,不是因为土地兼并,老百姓流离失所?新朝初立,给老百姓分永业田不是常规操作?”

    “这个——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