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“最近咱们的造船技术增加了,法国人的镍铬合金钢的技术已经交流给了我们,英国那边已经开始探讨中轴线布置火炮的新技术,但英国现在没钱造船了,他们只是纸上谈兵。” “我们要争取第一个造出最新式的战舰,让现在的战舰都过时!这是镇江造船厂设计的几个方案,大家发表一下意见。” …… 海军大佬们根据这几年自己的海上经验各抒己见,兴致勃勃地提出自己对新舰的要求。 海军技术邵全忠一点不懂,听得云里雾里,总之就是米诺陶级那种侧舷开炮的模式已经彻底过时了。 侧舷开炮的军舰,海上风浪一大,就从炮眼往里灌水,这个邵全忠懂。所以现在的新军舰都将火炮放到了甲板上中间位置。 然后大家讨论高干舷还是低干舷,邵全忠就听糊涂了。 高干舷当然好,风浪打不到船里啊。但干舷高了,重心高,就不容易平衡,炮位就不能建过于沉重的护甲,打仗又危险。 望着墙上挂着的几张新舰设计图,提督们吵得很激烈。 邵全忠听不懂技术,但知道造一艘新万吨级铁甲舰得花多少钱,一艘就一百多万两银子砸进去啊。 也就是大夏现在有钱了,才开始雄心万丈地准备造英国人都没造过的新式战舰。 有时候,新战舰迟迟不出,不是因为没有创意和技术,而是没有预算,往往一拖就是二十年。 最后,大家在大部分问题上取得了一致。 新的万吨舰,将拥有镍铬合金全钢盔甲,中轴线布置的两组双联305毫米口径的后膛主炮,10门150毫米口径副炮,16门47毫米速射炮,7具鱼雷发射管。 大家争执的焦点,是高干舷,无防护露天炮,还是低干舷,给炮位加上护甲。 最后外行邵全忠拍板,按大家赞成比例,三比一,造三艘高干舷的,一艘低干舷的,实际训练和作战中体会一下优劣。 四艘万吨级战舰同时开造,要出来得个几年,但一旦新舰下水服役,立刻淘汰所有其他军舰,具有无可比拟的战斗优势这是一定的。 军舰的命名权交给了廖容,廖容按英国习惯,将第一艘命名为“君权”号。这是支持邵全忠南北打赌成功,称帝的意思。 大夏的海军经费充足,前无畏要出了。 ……… 三天后,邵全忠回到海陵,刚一进乔园,乔婶飞快跑过来,“不好了大帅,玛丽亚夫人昏过去了。” 啊? “刚传来消息,露西亚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遇刺身亡。” 第(3/3)页